关于加快公厕立法与规划
启动“公厕全面建设计划”的议案
    公共厕所是一个城市的脸面,是城市文明与发达的标志。它是满足人们生理需求与尊严的城市公共服务重要基础设施,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着一个城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水平,彰显着当地政府服务民众的意识与步伐。在世界发达国家,政府对公厕建设与管理非常重视,每年11月19日被确定为“世界厕所日”。近年来,我市在景区公厕建设改造与管理方面,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世界眼光、国际标准”的要求相比,与我市“十二五”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目标相比,仍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出行市民与游客的强烈不满。为此,特提出此议案,请审议:
    一、把制定《青岛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优先纳入地方立法计划
    公厕问题属于全社会关心的政府公共服务,需要和青岛“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整体发展相协调。我市的“十二五”规划已提出推进:“积极公厕建设,提升公厕设施标准”。并明确到“十二五”末,使全市“环卫设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项工作目前需要加快地方立法支持,并由政府部门抓紧制定规划与具体跟进实施方案,因此建议尽快启动“青岛市公厕建设计划”。
    目前,我市制定《青岛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基本成熟,建议该办法在全市公厕整体规划、投资建设、依法管理及法律责任上予以规范。并在该办法适用范围方面,不仅要把旅游公厕、城市公厕纳入立法,还要着眼于推进城镇化建设,把建设管理乡村公厕等其他公厕一并纳入立法。
    与此同时,建议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投入数亿元专门财力,把这项惠及市内外百姓和提升青岛城市形象的“公厕建设计划”尽快开展起来,争取用3—5年时间把青岛建设成为国内最具人性化旅游城市,拉动青岛旅游业发展。
    二、科学规划配置,分区分类分别布局,增加固定公厕的总体数量
    对一个旅游热点城市来讲,尤其在景点景区,公厕数量不再适宜采用一般国内城市平均标准。按照建设部1988年《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见附件1),目前我市现有公厕存量以及2010-2015年我市区两级政府将在建城区内新建150座公厕规划,即使真正落实,在总体上数量仍然不足,需要根据青岛不同地区人流量和不同需要,合理设置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公厕。
    二0一0年青岛市规划局发布《青岛市市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及规划导则(试行)》,对居住区,有强制性标准:

    但《导则(试行)》对“风景名胜区”等旅游热点重要区城的公厕规划没有特殊配置标准。另外,对市级区级甚至村镇公厕及市内主干道两侧配置标准,没有规定明确的强制性标准:
    因此建议对该导则进行修改完善,一是补充规定完善风景名胜区和旅游风景点,与旅游人数基本相适应的最低配置标准;二是建设部2005年已颁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2005)》(见附件2),希望《导则》补充进去;三是特别注意提高公厕女蹲位比例,并借鉴国外经验,建设“无性别公厕“,提高使用率。是建议把其中类似的“参照”词语修改提高为“不低于”,使得青岛公厕配置标准能高于全国城市基本标准。
    三、规定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给予适当财政补贴或“以奖代补”
    通过社会单位的对外开放往往能基本满足公众的如厕需求,也能减少建设资金。新加坡环境局制定了“厕所更新计划”(TUP—Toilet Upgrading Programme),采取了补贴方法,为沿街业主承担厕所改造的部分资金,鼓励这些咖啡馆业主能向公众开放厕所。泰国曼谷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公厕仅 38 座,政府采取与私人公司、煤气公司、百货公司、餐馆等部门合作的办法,帮助这些公司等私人部门将厕所的清洁度提高到符合标准,向公众开放。美国没有政府建设管理的公厕,所有“公厕”都由公共建筑内的业主、使用人、承租人提供,这些公共建筑包括邮局、银行、旅店、商场、餐馆、加油站 以及各种服务公司,这些厕所不但免费使用,而且还免费提供卫生纸、洗手液等。   
    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8]170号文《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见附件3)也鼓励“政府可通过财政补助和奖励等形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沿街单位、商业服务窗口单位、加油站、宾馆饭店的内部厕所对社会免费开放”。此外该意见还规定:除特殊情况外,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原则上必须对外开放。上海的社会公厕已占55%以上,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单位公共厕所设置和管理的若干意见》。
    建议我市采取措施:1、规定对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向社会开放,政府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对大型商场、加油站、银行保险公司、宾馆等补贴少点,对小餐馆、小商铺等补贴多点);2、党政机关与政府拨款投资的机构设施内的厕所,在保证正常功能和安全前提下,对纳税人即公民全面开放;3、今后在青岛市热点地区投资房地产开发,应强制性规划设置公厕,并做为整体规划和开工建设与验收的重要环节;4、所有沿街开放的厕所,备案登记图册便于在旅游交通图图示,并由政府部门统一负责在合适临街部位设置指引牌。
    四、应规划地铁建设每站点设置公厕
    目前在国内其他城市地铁建设中,有一个教训是地铁公厕建设问题。其中,北京市民郝劲松向法院状告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不在复八线设计固定公厕。原告认为,设计之初不对外公开设计方案,听取各界意见,花费数十亿元纳税人的钱却不为纳税人设计厕所,没有以人为本;为了弥补设计缺陷配置收费移动厕所,将收费转加到消费者身上等等。
    在我市正在开工建设地铁工程中,需要早规划、早设计,力争将每站有公厕成为青岛地铁的一大人性化特色,真正实现便民。
    五、增加临时性移动厕所数量,尝试多元化投资经营模式
    鉴于旅游景点的冷淡季节、节假日、大型聚会等人流数量的急剧变化,配备移动厕所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规定举办临时大型聚会的,举办单位应当配备移动厕所。移动厕所,应当用于临时性、应急用途。
    目前我市的移动公厕,从2002年起布置在沿海一线有十几个,使用寿命多在8-10年。据说每个蹲位大约10万元左右,比较昂贵。据调查,由于青岛气候潮湿长期的腐蚀和部分人为破坏,公厕太阳能版发电设置损坏严重,不能自动处理粪便,臭味难闻,公厕清扫工作非常繁重浪费大量水,多处移动公厕已不能使用,需要花费上千万大修。需要今后加强移动公厕管理。
    建议对市设移动公厕采取适当低廉收费制。这是因为建造价格昂贵,降低维修成本;便于增加人员专项管理;引导群众去附近免费固定公厕减缓移动厕所的压力。同时,要注意解决移动厕所不移动,变相成为固定厕所问题,使用车载式或滑轮式移动厕所。
    建议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移动公厕,既可激活民间资金,又拉动居民就业。政府与投资经营者签订合同,准许其在公厕内外面设立合理的商业广告,不收取公厕费,但必须纳入市环卫统一管理和使用。
    六、公厕建设与管理应引入环保节水与人性化理念
    首先是无障碍化设计。青岛市市政公用局曾于2010年9月下发过《关于进一步做好无障碍公厕建设积极争创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通知》(青市政公用[2010]170号),该通知明确指出“目前我市在无障碍公厕建设和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公厕无障碍设施不规范、不严格,有的与国家标准差距较大;有的入门设计不考虑轮椅宽度,残疾人难以入厕,致使无障碍厕所成了摆设”。这些问题,需要加以改进解决。
    其次是引入先进的粪便无污染和无气味回收设施,引进利用无水冲厕、海水冲厕先进设备与技术,注重环保与节水。
    第三,在设计与建设中,应充分彰显对妇女、老人、儿童的人性化关怀。
    第四,公厕内要设置洗手水与皂液、挂衣 (包)钩与搁物架,提倡配置手纸,若手纸不能免费配备的,可提供购买的便利。
    第五,要配备专人定时清扫维修整理与管理公厕。
    七、把村镇公厕纳入规划和实施
    农村地区如厕问题日益突出,而农村地区环卫基础设施显得相对薄弱。要把农村公厕建设纳入各市(县)镇、村“十二五”发展规划。尤其要注意结合新农村建设特点,确保农村公厕环保卫生不致污染农村地表水和地下水。
    总之,根据青岛“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本提案建议在全市加快公厕立法与规划建设,利用较为充足的政府资金,尽快启动“公厕建设计划”,让全市人民从改革开放建设成果中多享实惠,向青岛市民与市外来宾展现青岛市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成果,向世界展示青岛现代化国际城市形象。

    附件目录:
    1、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1988)》(节选)
    2、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2005)》(节选)
    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2008)》(节选)
    4、最新2010年部分省市公共厕所规划或建设实施方案(节选)
    5、我国各地城市公厕立法一览
    6、国际部分国家公厕管理介绍与世界厕所组织一览

    附件1: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1988)》(节选)
    第2.0.3条 公共厕所的相间距离或服务范围:主要繁华街道公共厕所之间的距离宜为300~500m,流动人口高度密集的街道宜小于300m,一般街道公厕之间的距离约750~1000m为宜;居民区的公共厕所服务范围:未改造的老居民区为100~150m,新建居民区为300~500m(宜建在本区商业网点附近)。
    第2.0.4条 公共厕所建筑面积规划指标:
    1、新住宅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6~10m2;
    2、车站(含站前广场)、码头、体育场(馆)等场所的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最高聚集人数计)建筑面积指标为15~25m2;
    3、居民稠密区(主要指旧城未改造区内)公共厕所;千人建筑面积指标为20~30m2;
    4、街道公共厕所千人(按一昼夜流动人口计)建筑面积指标为5~10m2。
   
    附件2:建设部《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2005)》(节选)
    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调研和认真总结,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厕所规划和设计标准》CJJ 14—87进行了修订。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增加了术语;2.设计原则由“卫生、适用、经济”,改为“文明、卫生、方便、适用、节水、防臭”;3.增加了卫生设施设置的具体要求;4.增加了独立式公共厕所、附属式公共厕所和活动式公共厕所设计的要求;5.增加了卫生洁具平面布置的要求;6.增加了卫生设施的安装要求;7.对男、女厕位设置比例作了调整;8.增加了无障碍公共厕所设计的要求。
    本标准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 总则
    1.0.1 为使城市公共厕所的设计、建设和管理符合城市发展要求,满足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各种不同类型公共厕所的设计。
    1.0.3 公共厕所的建设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要求纳入详细规划。
    1.0.4 城市公共厕所应逐步建立以固定式公共厕所为主,活动式公共厕所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城市公共厕所布置格局;附属式公共厕所应为现代城市公共厕所建设的主要方向;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应贮备一定数量的活动厕所满足大型活动对辅助设施的需要。
    1.0.5 公共厕所的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附件3: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公共厕所建设和管理的意见(2008)》(节选)
    逐步建立起以固定式公厕为主,活动式公厕为辅,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对外开放的网络格局;形成布局合理、数量充足、设施完善、环境协调、管理规范的城市公厕服务体系。
    三、完善城市公厕建设规划
    (一)城市人民政府应高度重视环卫专业规划的编制,组织有关部门尽快开展城市公厕的现状调查和评估。要对城市公厕的布局和数量、建设标准、实施计划、投资等做出统筹安排,落到实处,使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公厕的具体选址方案要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公厕建设用地。
    四、加快城市公厕配套建设
    (二)居住小区、商业设施、文化娱乐设施、体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道路广场设施(广场、社会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公园绿地等建设项目要明确配建公共厕所的数量和建筑面积,所需建设资金要纳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大型金融网点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应在公共活动空间设置公厕。公厕要与项目主体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项目竣工验收须有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参与,对没有按设计配套建设的,不得通过验收。
    (三)要按照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进程,及时新建和逐步改造城市公厕。因旧城改造、道路拓宽等原因拆除公厕的,须报经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审批,应坚持先建后拆,特殊情况要落实重建资金还建措施,确保公厕的重建。在拆迁和重建过程中,应设立临时公厕,明确公厕还建日期,并向社会公示。
    六、加大城市公厕建设管理投入
    (二)城市政府可通过财政补助和奖励等形式整合社会资源,鼓励沿街单位、商业服务窗口单位、加油站、宾馆饭店的内部厕所对社会免费开放。除特殊情况外,沿街公共建筑内厕所原则上必须对外开放。

    附件4、最新2010年部分省市公共厕所规划或建设实施方案(节选)
    •《关于福建省城市公厕建设的实施意见(2010年11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城区每万人有3~4座公厕,所有城市、县城步行10~15分钟就能找到一座简易厕所、步行25分钟左右就能找到一座标准公厕”的要求,2010年~2011年上半年全省市、县(区)城区和试点小城镇新增1050座公厕。
    •《西安市进一步加强城市公厕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2010年10月)》
    二、加强组织领导和措施保障
    (一)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西安市公厕建设和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建委、市市政公用局、市旅游局、市市容园林局、西安城投集团、各区县政府、四区一港两基地及沣渭新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市容园林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办公室主任由市市容园林局局长田高社同志担任。
    (二)措施保障
    --严格控制拆除公厕。原则上纯商业建设项目不允许拆除公厕,确需拆除的应先还建后拆除。城中村改造建设项目或其它公益事业建设项目需拆除城市公厕的,必须先确定还建公厕的位置、还建时限并缴纳押金,按程序办理手续后方可拆除。对违反规定擅自拆除公厕的,追究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导致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
    --落实公共卫生设施“黄线制度”。按照国家、省、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的要求,在建设城市公共设施、大型集贸市场以及大型居住区时按标准配套建设环卫设施。
    --落实减免收费和资金补贴政策。公厕建设和管理以各区县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各旅游景区为实施主体。市政府在公厕新建和改造工程中,减免相关收费,并给予资金补贴。建设资金投资及补贴具体办法参照2008年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24)号执行。具体如下:
    1.城六区承担公厕建设任务的,市本级按以下标准予以补贴。固定公厕:新建一类12000元/蹲位,每蹲位折合建筑面积不小于7平方米;新建二类8000元/蹲位,每蹲位折合建筑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改造固定公厕,按照新建公厕补助标准减半执行;新建移动公厕,按照2.5万元/蹲位执行。
    2.郊三区、四县政府承担公厕建设任务的,按住建部新建二类公厕标准执行。每蹲位折合建筑面积不小于6平方米,市本级补助10000元/蹲位。改造固定公厕按照新建补助标准减半执行。新建移动公厕按照2.5万元/蹲位执行。
    3.根据目前我市旅游景点公厕现状和实际,为有效地推动景点区域公厕建设工作,政府在三年公厕建设期间,对市属景区内外公厕建设实行和城六区同样的补贴政策。旅游经营户内部公厕建设和改造资金由经营户自行解决。
    4.五区一港两基地公厕建设资金自筹解决。省属景区外公厕建设享受市上补助,景区内由省属景区自行解决。
    5.公厕建成后,全部免费对市民和游客开放。其运行和管理费用属公共区域的由区、县、开发区政府纳入财政预算;景点内区域和旅游经营户内部公厕运行费用由景点和经营户承担。
    --公厕建设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各区县和有关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
    •《海南省公共厕所专项规划方案(2010年5月)》(节选)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政策法规
    1、尽快出台《海南省公共厕所管理办法》,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公厕建设要求和服务标准,加强公共厕所管理。
    2、研究出台配套规章,如制定《海南省公共厕所服务规范标准》
    3、研究出台《海南省公共建筑、公共场所厕所的设置及对外开放的规定》
    4、推行责任制,签订责任状
    5、建立多层次督查机制
    6、鼓励实行公厕建管分离
    三、经费保障
    1、公厕建设、改造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2、建立公厕建设和改造的激励、扶持机制。
    •《海南省公共厕所建设管理实施方案(2010年5月)》
    三、总体要求
    (一)各市、县人民政府要组织编制环卫专项规划,将城镇公厕与其他环卫设施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合理配建,能合建的尽量合建,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各市县、各有关部门和各责任单位,要根据附表1—14所列任务,结合用地、资金等情况,制定2010—2012年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公厕建设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对公厕的布局、数量、建设标准和投资等做出统筹安排,将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完成公厕建设任务。
    随着城镇建成区的逐步扩大,以及新建开发区、旅游景区、大型住宅小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等的不断增加和发展,要按新增建成区面积或人口规模等指标要求同步配套建设新公厕。
    (二)公厕的建设要严格执行工程报建、施工监管、竣工验收、投资决算、备案归档等建设程序,确保公厕建设质量和标准。

    附件5、我国各地城市公厕立法一览
    •《咸阳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陕西省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0-8-10)
    •《武汉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2010-6-11)
    •《张掖市城区公厕管理办法》/甘肃省张掖市人民政府——(2010-5-25)
    •《天津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天津市人民政府——(2010-5-19)
    •《佳木斯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9-6-30)
    •《襄樊市市区公共厕所管理办法》/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2008-8-29)
    •《市区公厕管理暂行办法》/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8-7-18)
    •《酒泉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甘肃省酒泉市人民政府——(2008-5-27)
    •《哈尔滨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2007-4-16)
    •《泸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四川省泸州市人民政府——(2007-1-4)
    •《洛阳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河南省洛阳市人民政府——(2006-11-12)
    •《株洲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湖南省株洲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10-26)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公共厕所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2006-6-25)
    •《沈阳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 /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2006-4-19)
    •《乌鲁木齐市城市公共厕所管理暂行办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2004-2-26)
    •《聊城市城区公厕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聊城市人民政府——(2001-1-9)
    •《南京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江苏省南京市人民政府——(2000-7-6)
    •《襄樊市区公共厕所管理暂行办法》 /湖北省襄樊市人民政府——(2000-6-29)
    •《沈阳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辽宁省沈阳市人民政府——(1999-3-22)
    •《贵阳市城市公厕管理规定》/贵州省贵阳市人民政府——(1998-6-24)
    •《杭州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浙江省杭州市人民政府——(1998-6-7)
    •《南昌市城市公厕管理办法》/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1997-12-28)
    •《成都市公厕管理实施办法》 /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1992-8-26)
    •《北京市公共厕所管理暂行办法》(1989年4月制定,1994年9月第一次修改,1997年12月第二次修改)
   
    附件6、部分发达国家公厕管理介绍与世界厕所组织一览
    •日本、美国、英国城市公厕管理介绍(节选)
    世界各国城市公厕管理水平不一,差别比较大。其中,西方发达国家的厕所总体上建设和管理的水平都比较高。
    一、日本公厕管理
    有人说,在日本旅游,最舒适的是上厕所。无论是在饭店、商场,还是地铁车站或街边小饭馆,进到任何一家厕所,墙壁、地砖、卫生洁具等都锃亮洁净,没有见到一个水龙头跑冒滴漏,也没有马桶漏水或厕所门插销坏了之类的“别扭”之事,而且所到之处,厕所均无异味。日本在80年代进行公厕革命后,厕所建设和管理进行得非常好,得到各方面很好的评价。厕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日本的科技发展水平,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反映了日本人的审美观。日本人在卫生方面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人们学习。主要特点是:(一)充分利用科技为生活服务。(二)非常注重卫生。(三)服务相当到位。(四)厕所收费比较贵。
    二、美国公厕管理
    我国有一位记者访问美国后写了一篇关于中美两国的公厕文章,讲到:“在美国的公厕不要说便池、便坑、洗手、烘干的设备,就说手纸,我们就比不了。几乎所有的厕所,从白宫到国会山,从宾馆到公共场所的公厕,都一样的预备着纸。那纸,绵绵的、白白的、一卷卷的,是为手纸。而比我们国内的餐巾纸要厚一倍,是洗手后可用的擦手纸。另外,在所有的公厕,还备有一种防艾滋病的座垫纸。美国政府对其公民的卫生和健康的重视,由此投资即可见一斑。”这些文字比较充分地反映了美国公厕各方面水平都比较高。归纳有关材料,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没有“城乡”差别,(二)相当注重卫生条件,(三)相当注重实用节约,(四)注重维护弱势群体利益。
    三、英国公厕管理
    在英国,使用公共厕所需要付款1便士,因此“花一便士”成为“上厕所”的“别名”。主要特点是:(一)历史悠久,(二)使用紧张,(三)专门机构管理。
    四、加拿大公厕管理
    到了加拿大,自然难以见到蹲厕了,对老外为何喜欢公共马桶的好奇心丝毫未减。要说老外的公共马桶一定比我们的卫生,那倒也不一定,毕竟使用它们的都是有生老病死的凡人而已。但是一个环境是否洁净,会最大程度地影响使用者的心情。加拿大的公厕,非常恰当地体现了它的人性化和社会群体的环境素养。当然,也摆显了它的社会福利和财富。主要特点是:(一)免费手纸,(二)无障碍,三)洁净习惯,(四)无水公厕和不抽水的马桶。

    •世界厕所组织一览
    •世界厕所组织——2001年由新加坡商人沈锐华先生创办。2005年创办厕所学院。
    网址:www.worldtoilet.org
    •日本厕所协会——1985年建立。每年开展十佳厕所评比,出版大量厕所书刊,为灾区提供清洁厕所服务。
    网址:www.toilet.or.jp
    •新加坡卫生间协会
    网址:www.toinet.org
    •英国公厕协会——成立于1999年5月。
    网址:www.britloos.co.uk
    •北美卫生间协会
    网址:americanrestroom.org
    •韩国清扫厕所协会
    网址:www.toilet.or.kr
    •台湾卫浴文化协会——成立于1999年11月20日,协会成员包括:公共卫生学者、建筑师、建筑学者、电机技师、环工工程师及制造卫生器材厂家。
    网址:www.toilet.org.tw
    •香港方便文化协会——2001年成立。
    •英国盥洗室制造协会
    •英国盥洗室展销商协会
    •上海公共厕所协会——2005年10月成立,现有会员50家。   
    网址:http://www.toiletweb.cn/